石壶论画语要
作者:陈子庄
上传时间:2020-02-26 11:59:52
浏览量:2169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画之六字决:
陋:陋者朴拙。如戏剧中之黑头。演戏不能一台子都是小生小旦,须有花脸映衬,丑中亦有美。
透:透者透脱,不迫塞。
瘦:不臃肿。书法亦讲瘦硬通神。
厚:厚者浑。
就:因势而成。
凑:凑者合。画山不能一个皴法,一大石是若干小石凑成。
此外尚须参以七字:心、手、眼、笔、墨、水、色。色从于水,水从于墨,墨从于笔,笔从于眼,眼从于手,手从于心。心、手、眼须一致,笔、墨、水、色即生变化。
笔形:方、圆、曲、直。笔量:粗、细、干、湿。笔性:刚、柔、巧、拙。
笔法:隐讳、显露、起止、回复、顿挫、抑扬。
执笔:搦管(指实不动)、捻管(手指转动笔管)。
运笔:裹笔、铺毫。
笔用:笔根、笔肚、笔锋。笔根笔肚有侧有横,笔锋有正有偏。须尽用笔之能事,所谓“万毫齐力,八面生风”也。


       此外尚须参以七字:心、手、眼、笔、墨、水、色。色从于水,水从于墨,墨从于笔,笔从于眼,眼从于手,手从于心。心、手、眼须一致,笔、墨、水、色即生变化。
笔形:方、圆、曲、直。笔量:粗、细、干、湿。

笔性:刚、柔、巧、拙。
笔法:隐讳、显露、起止、回复、顿挫、抑扬。
执笔:搦管(指实不动)、捻管(手指转动笔管)。
运笔:裹笔、铺毫。
笔用:笔根、笔肚、笔锋。笔根笔肚有侧有横,笔锋有正有偏。须尽用笔之能事,所谓“万毫齐力,八面生风”也。


       中国画大致可分出三种墨法:一、泼墨,二、破墨,三、积墨。泼墨谓以大笔含较多水墨作画,非谓倾倒墨汁于纸上。大笔泼墨始于王洽。破墨,有先淡后浓(这一法容易),先浓后淡(这较难)两种方法,在最浓处配以最淡,反衬,也是破。积墨是第一次画后干到七八分再加,但要注意,如全干后再加,其效果等于在熟纸上画,要掌握好。为了便于控制效果,也有使画面先受潮后再加者。


画讲“厚”,是意趣厚,意趣深厚,这是超乎笔墨之外的,不是靠画得黑。厚,不是依靠笔量、墨量、色量。笔墨的量是有穷尽的,有限的,艺术意趣是无穷尽的,无限的。

古人讲用笔云:湿则浊,干则秀。我不同意这话。不过干笔容易掌握,湿笔难以控制。湿笔“黑如太阴雷雨垂”(杜甫诗),元气淋漓,有何不好!

杜甫诗“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如太阴雷雨垂”,讲笔墨可算极尽形容之能事了。
画笔不能太干净。宁浊勿清。清近于薄,浊近于厚。或言浊不好,其实,一个无色度变化的单调色彩是较薄,也就是“俗”,这才是“浊”。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