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诗话•夏承焘《天风阁词选》背后的故事
作者:刘义
上传时间:2020-04-01 16:19:36
浏览量:2829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作为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的弟子的周笃文先生,在夏老晚年侍读13年,直到1987年5月的一天,在推着夏老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途中,夏老说:“笃文,我过老时你们不要哭,在我的耳边念浪淘沙词吧。


”5月31日,夏老在夫人吴无闻先生与周先生念诵的《浪淘沙·过七里泷》:“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摇梦过江城。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   杯酒劝长庚,高咏谁听?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中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夏承焘先生1985年于北京


这是周先生对夏老的《天风阁词选》注析的特别之处,因其十余年的侍读,对夏老作品背后的事故耳熟能详,对夏老的风骨耳濡目染。周先生说:“夏先生的天风阁词是建立在湛深的学养与超卓的才情基础上的。这是一部才学兼胜、境界高远、密切反映时代的杰作。是夏老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珍视与学习。”


夏先生的词学研究与创作都取得了震灼古今的成就,在上一个世纪的词林中堪称独步。著名文学史家王季思先生在唁电中称他为“一代词宗,芳流海外;等身著作,光照人间。人生到此,可以无憾。”


夏承焘先生生于1900年,是现代词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杰出的诗词家,青年时代经受了“五四”思潮的洗礼,既深研国学又广纳新知。其写词历史长达60余年年。夏老词学研究缘起十四五岁时的第一首作品。夏老说:“我十几岁作的《如梦令》‘鹦鹉,鹦鹉,知否梦中言语’,那时老师在两句边上密密地加了圈,连声夸我作得好,真使我感激万分。从那时起,我马上下定一生要研究词的决心”。


周先生能幸运地做夏老的侍读不是偶然的。其诗词因缘缘起于11岁在湖南桂阳小学五年级时读到的《镜花缘》,为此写了一首诗:“何来才子生花笔,述尽人间欢乐篇。灯火三更人极静,梦魂颠倒镜花缘。”教书先生何朗轩发现后欣喜奖励《诗韵集成》,此书为周先生诗词之梦插上了翅膀,并陪伴其一生。后成为夏老及张伯驹老先生的门人,直到今天的著名诗词学家。


在做夏老侍读的13年间,周先生的词学生涯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在夏老指导下完成了《宋词》,这本近8万字的小《宋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成为大学中文专业的必读参考书;第二阶段,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55万字的《金元明清词选》;第三阶段,夏老说:“你现在可以编著《宋百家词选》了。”该书20余万字,书名由夏老题写,1988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夏老辞世后,周先生用12年时间主编700余万字的《全宋词评注》(十卷)。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在序中写道:“《全宋词评注》由周笃文先生任主编,为《全宋词》在教学、科研、鉴赏和创作借鉴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作出了杰出贡献。”


为完成夏老未完成的《宋词三百首》,周先生携弟子徐晋如,整理夏老夫人吴闻先生注析的部分草稿,于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天风阁词选》不一样之处在于周先生对夏老每首词后的注析,既让读者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又有令人回味与思考的深刻解读。如:


石湖仙

题孤山白石道人像

          一九三一年作

朗吟人去。剩一片湖山,仍对尊俎。唤起老逋魂,能同歌远游章句。江湖投老,又看柳长亭几度。容与。招素云黄鹤何许?    

红箫垂虹旧伴,忆黄月梅边新谱。环佩胡沙,肠断江南哀赋。听角长淮,送春南浦,此愁天付。携酒路。马塍连夜风雨。


解读:这是一首怀古思人的名作。孤山马塍为白石葬处,有石刻白石造像在。睹物怀人,不禁万感中来,遂赋此篇。“朗吟人去”起得清劲。“唤起老逋魂”,以林逋高士作偶,更是灵气珊珊,使湖光增色。过片“红箫垂虹旧伴”点出一段与小红吹箫度曲的佳话,更令人遐想无尽。下面笔峰一转,拈出“环佩胡沙”、“吹角长淮”的兵气,其故安在?查作者年谱11月云:作《满江红·答任二北》《贺新凉·闻马占山将军嫩江捷报》《石湖仙·孤山白石道人像》三词相连续。乃知为有感日寇占领东三省而发。则此作非但怀古,亦有爱国伤时之深忧在。读者于此细节亦不可放过。


减字木兰花

鉴真法师塑像回国纪念

一九八〇年与吴闻合作

轻舟浮渡,六次功成临彼土。愿力无边,招手冯夷看海天。   

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杖锡千家,环海都开友谊花。


解读:一九八O年日本僧众送鉴真大师塑像来华,供养于北京法源寺。赵朴初先生嘱写诗词为贺。乃成此措语高奇,意境宏远之作。余问“愿力”笔意,无闻师母云:荡开用笔,比较空灵,诗词不宜太实。余亦作小词应命。附录于后:“一棹沧波东渡,天花法雨纷纷。扶桑赤县证前因。心灯开别派,仁术济劳民。    弹指一声今古,山花涧水长新。万家空巷礼金身。清凉看故国,唇齿结芳邻。”师门家法,不知悟得一二否?


一本好书,需众缘成就。辽海出版社《天风阁词选》主编马千里说:“感恩周老承赐此书于我社,同仁们莫不感荷。一致认为要做好此事,而且要做出精品。”确实,该书从编辑校对、纸张选择到排版设计等,得到了读者普遍赞美。据悉,此书已经被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列为精品书目。


一些朋友读到夏老的《天风阁词选》后真情感言:


修阳说,冬至时,周笃文先生寄语签送《天风阁词选》,又在膝边听他讲述送别恩师夏老的往事,夏老以一曲《浪淘沙·过十里泷》作别这个世界。书中解读夏公临终前叮嘱送别的亲友正是当时正风华的爱徒周笃文。而今夏老人去数十年,周老年事也八旬有余,后生几多。我们爱周先生的先生风骨,心怀柔慈,一生为诗词。正如好友陈雯的感言:“上一辈的师生,真是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境界,这样的师生关系,是靠风骨维系的。老师爱学生倾情教诲,学生敬老师,养老送终。感佩我们亲眼看到天地间这样纯而又纯的师生情谊,两代词宗,一世风骨!”


再一次吟诵起《浪淘沙》,晚生修阳幸得与周笃文先生一起,再一次送别在这个世间真实存在幻化而去的一个孤独高贵的生命。在纵横的眼泪中,一些过去又被深深的拥抱在怀中。

 

主编此书的马千里先生说,夏翁真至情至性之人,纯真得很。此次编书,或许对我一生都有影响。初读夏先生的《浪淘沙·过七里泷》并不觉得如何。待某个秋夜在河边,忽然领悟到这首词的空灵高远,有如白石道人。每读到“高咏谁听”,便觉得和瞿翁在心灵对话,不再孤独。然下一句“抬头河汉任纵横”,顿时开阔,心志坚定起来。读到此句,心绪平和,无有杂念。我曾想将我想象的此词情境画出来,尚未动笔,忽然又感觉这哪里是绘画可以描述的呢!


周先生说,当前,我们国家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百余年来人们渴望的强国之梦正在变成现实,但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要不懈努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作为一个学者,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欣然应允马千里先生的约稿。对夏承焘先生的《天风阁词选》进行了再整理,精选了夏先生200首代表作。我因师承于夏先生,长期侍读相随,故对一些诗词的背景酌加注释,以疏文意,提示作品艺术特点,以供帮助读者阅读参考。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