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迅甫:笔耕黄土地诗挟大河风
上传时间:2020-11-09 10:37:34
浏览量:3530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他是贫苦出身的农家子弟,迫于生计,收过废品,拉过砖,运过煤,睡过水泥地板……但这些并没有压倒他;他当兵复员回乡务农,几经历练成为地方干部,仕途光明,安稳的生活,可靠的保障,然而他却毅然放弃这些,投身到艺术创作中来。正如他名片上所写的那样:

  人至无求品自清,烟云过眼似浮萍。

  赏心唯有诗书画,闲把金樽对月明。

  ——《无题》

  如今,他又多了一项重要活动,用诗歌记录农民工的生活,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为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而奔走。这就是根系大地的著名书画家、诗人刘迅甫。生于农家结缘书法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大饥荒。就是在那个困苦的年代,刘迅甫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纸店镇赵楼村的一户普通农家。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根始终在土地上。”刘迅甫始终这样给自己定位。虽然生于农家,但是刘迅甫从小与书法结缘。

  每到春节,中国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的习俗,过去这些春联基本都是靠人手写。当时,赵楼村里只有一位老先生会写春联。每到过年,大家就都买红纸请他帮忙。刘迅甫8岁那年,他拿上母亲赶集买来的红纸去请那位老先生帮忙,可请老先生写春联的人太多,要耐心等待。这一“等”就把小迅甫给等出了个“突发奇想”。他想,我何不看看老先生是怎么裁纸、写字,然后回家自己动手呢?当时,小迅甫已上小学二年级,认得一些字,于是就把那红纸折叠起来藏进了怀里,靠近老先生仔细观察,在心里记下了“社会主义好,江山万年红”,横批“毛主席万岁”。

  回到家里,他便自己写起了春联。没有毛笔,他找来一截麻绳,用细线扎紧了,用剪刀修剪了,捆扎于一节高粱莛子上,自制了一支“毛笔”。没有墨汁,他用锅灰调制了半碗“墨汁”。那字儿虽写得歪歪扭扭、长胳膊短腿的,仍赢得一片赞扬声。

  刘迅甫的书法天赋得到了父亲刘全志的重视,他从刘迅甫身上看到了希望,买了笔墨纸张,把儿子“武装”了起来。从此,不论上学放学、走亲串友,还是赶集上店、割草放羊,刘迅甫常把自己的“文房四宝”带在身上,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百练不厌。没带书写工具时,刘迅甫就在村南边颍河湾里的一片沙滩上练习。那片沙滩平整而又洁净,特别是在一场细雨过后,沙滩就更松软柔和,很适宜练字。

  几年工夫,刘迅甫的字已写得有些模样了,但也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渴望能得到老师的指点。为拜名师,他步行两天两夜到开封,终以赤诚之心感动了书法大家牛光甫先生,收为入室弟子。牛光甫老人爱徒如子,对刘迅甫毫不保留的言传身教。为了让刘迅甫摄取更多的艺术营养,一天,老人家带着他叩开了素有诗书画三绝的中国音韵学会名誉会长、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于安澜先生家的大门,于老听着老友牛光甫的介绍,看了刘迅甫的作品,用惊喜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当即挥毫写下了“艺林新彩”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回报,1987年9月1日,《农民日报》报道:农民刘迅甫书法作品赴日参展。1991年他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当时惟一一位农民身份的会员。

  如今,刘迅甫在诗词、书法界已大有名气,求字者众多,但是他依然保持着一个习惯——在每年春节给家乡父老、农民朋友、留守儿童等写春联,20几年来,从未间断过。不仅他自己为农民朋友写,他还动员其他书法家也加入到写春联的队伍中来。

  根系大地诗意生活

  诗书同源,诗词与书法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刘迅甫在学习书法同时,读诗、背诗、书诗、吟诗,他一边练字,一边背诵古今诗词,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增加字外之功。在此基础上,他开启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

  刘迅甫是一个高产的诗人,至今已经出版了诗集《屋檐雨》、《三月雪》、《八咏堂吟草》、《刘迅甫绝句三百首》等。在被问及最大的创作源泉是什么时,“生活,”刘迅甫说,“感悟生活,直抒胸臆。”换句话说,就是“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创作”。

  村南舍北茂禾桑,溪水潺湲路似肠。

  小憩香眠垂柳下,田头曲臂枕阴凉。

  ——《乡村记忆》

  乡间村舍、小桥流水、翠绿翠柳……通过刘迅甫的诗,一幅休闲惬意的乡村画卷尽在眼前。

  霜飞两鬓已成翁,娘荡秋千儿攥绳。

  犹记嗔娇怀抱里,天真依旧是顽童。

  ——《与娘荡秋千》

  刘迅甫年五十攥绳与娘荡秋千,道出了母子间的天伦之乐,孝心爱意,尽涌笔端。

  九曲银泓天上落,回肠化作母亲河。

  三门波涌千重浪,万古奔流一路歌。

  ——《黄河》

  他写母亲河——黄河,对生他养他的一方热土表达了拳拳爱意,展现了中原大地的钟灵毓秀。

  谈到创作,刘迅甫总结了几个要点:“我有三贴近:一是贴近自然,二是贴近时代,三是贴近生活。我有三不写:即无真情不写,无生活不写,无新意不写。我立志三超越:一是超越古人,二是超越现实,三是超越自我。我有五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自然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未来对话,与鬼神对话。”

  有一年秋天,听说邻近的安徽临泉县的芝麻每斤比沈丘县便宜一毛钱,他决定去到邻县买芝麻。第二天,天未亮他就骑着自行车上路了,途中却起了大雾,前行也变得异常艰难。前进还是后退?此情此景,一首《雾的自白》挣脱了大雾的封锁:

  不要说因为有了我

  行走才不敢阔步

  我也和美丽的云霞一样

  只不过没有升到高空

  可这并不是我的错误

  古往今来

  多少人谩骂

  我是行进路上的障碍

  多少人责备

  我不该把人们的视线挡住

  胆怯者在我面前

  不敢扬鞭策马

  真正向前的人

  只管朝我走来

  我默默地告诉他

  前面就是壮丽的日出

  刘迅甫另辟蹊径,站在雾的角度来写,表面写的是雾,实则赞美的是那些在困难中勇敢前行的勇士。最终,他走出了这场大雾,也在诗歌旅途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诗人、学者周笃文这样评价:刘迅甫的诗散发着泥土的浓香,洋溢着心灵的大美,展现着名士的风致,滚动着时代的强音。拔奇领异,挥绰有声。

  河南诗词学会会长李学斌评价:在刘迅甫的诗中找不到刻意的雕琢、繁多的技巧。他写诗犹如说话,只是换了一种语言体系,他的诗是从心田里长出的情感花草。

  诗人、评论家万晓红评价:刘迅甫的诗是一片绚丽的朝霞,是一种鲜活的气息,是一道灵动的风景。刘迅甫的诗是一种入古出新的文采风流,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天真气象。

  对于这些赞誉,刘迅甫只是淡淡地答道:“我热爱这片土地,写这些完全出自本心。”正因为刘迅甫立足于故乡那块坚实的大地,才有了他后来的放眼于江河湖海、山川平原和浩茫天宇;正因为刘迅甫在故乡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了根,后来他才飞得更高、更远。

  与时俱进情系民生

  一个时期以来,诗歌不景气,个中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诗歌对重大现实题材表现不够。在刘迅甫看来,作为一个诗人必须要书写这个时代。刘迅甫的诗并没有走进纯粹个人情绪宣泄和自我精神标榜的胡同,也没有误入—味风花雪月、文辞玄机的轻飘路径。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的艺术家,刘迅甫以一颗赤诚之心时刻与祖国共呼吸、同命运。

  1975年,刘迅甫高中一毕业就参军入伍了。在部队,相对单调、规律的部队生活并没有磨去他创作的灵感。相反,他从现实生活出发,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如小品《二排长归队》《指导员查铺》和诗歌《抗震组歌》《三进付家营》《秋暮凡峙寄中秋》等,接连在《解放军报》《战友报》发表;书画作品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军区联展并获奖,还立了个人三等功。尤其是诗歌《抗震组歌》,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立即就被创作出来,广为流传。

  上世纪80年代初,刘迅甫告别了军旅生涯,又沿着那条古老的颍河,一路高歌,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莫向风云问去程,乾坤一马放人生。

  归田不改鸿鹄志,走出军营还是兵。

  ——《别军营还乡路上作》

  刘迅甫复员回家,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的肩上。因生活所迫,他走村串户收过废品,拉过砖,运过煤,摔过砖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富裕后以深情回报家乡,村小学的房子年久失修,被大雨淋塌了,他出资修缮;为集资建校,他第一个捐了款,被赵楼村党支部、村委会授予了“普九功臣”……如今他的工作很忙,但是他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回赵楼村探亲,看看赵楼的父老乡亲。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举国悲痛,他立即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和动员每位艺术家创作10幅书法或绘画作品。他本人率先垂范,连续几天几夜,废寝忘食,完成书画创作20余幅,表达他对灾区人民生活的关切之情。随即他又创作了《情系汶川》组诗6首,讲述了地震给人们造成的灾难,表达了他对汶川的美好祝愿与殷切希望。刘迅甫以中原儿女质朴、清纯的思维诠释着“爱心”的含义,没有豪言壮语,亦无丝毫做作。

  2008年9月28日,对中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中国“神七”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中国因此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技术,实现在太空行走的国家,全球数百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中国太空行走活动。诗人刘迅甫感慨万千,一颗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举头仰望英雄路,

  漫步太空惊鬼神。

  借问天公高几许,

  巨龙已上万重云。

  ——《“神七”问天》

  2008年,中国首次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刘迅甫激情澎湃,创作出《2008·奥运开幕式九大震撼系统扫描》组诗,将诗人那种喜极欲狂的心情直接表述于笔端。

  —道天光流异彩,百年奥运梦终圆。

  缶声振起雷鸣阵,荡气回肠撼泰山。

  ——《缶阵迎宾》

  为农民工树碑立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土地,离开乡村,来到陌生的城市谋生存。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已达2.5亿多人。农民工,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在短时间内形成又在短时间内摆在中国面前的巨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最艰苦的岗位,奉献着最诚实的劳动,在故乡与城市之间奔波,完成了中国最繁重最密集的体力劳动,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奉献者。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却鲜少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

  二十年来,为了写农民工,刘迅甫跑遍了祖国很多地方,东莞、上海、深圳、山西……为此,他也是对这个群体了解最深的人,“农民工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比如说他干了一年的活,老板能把钱按时给了他就行,因为他们想的是要用这钱养家糊口。这个群体实际上就是人们与命运抗争的缩影。”

  衮衮红尘八万里

  何处好风光

  怀揣憧憬离故土

  身背行囊觅天堂

  茫茫风雨狂

  衮衮红尘八万

  里祖国好风光

  高楼广厦双手建

  艰难困苦一肩扛

  民族铁脊梁

  ……

  ——《农民工之歌》

  “我想记录他们,书写这个时代。”农民出身的刘迅甫为农民工这个群体,相继写出了包括《乡愁》《十八罗汉归故乡》《打工诗人》在内的纪实性长篇诗报告《农民工之歌》。

  2011年9月16日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作家》杂志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其举办了《农民工之歌》诗歌朗诵会暨研讨会,全国6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与反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认为,刘迅甫的《农民工之歌》,敏锐地捕捉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农民工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多角度的表现、深层次的思考,以诗人的激情,充分肯定了农民工的社会贡献,赞美了农民工的美好心灵,对他们内心的那份坚守与梦想,进行了充分的挖掘,饱含深情,饱含大爱,也饱含了理性的思辩与坚定的信念。给人鼓舞,给人启迪,又给人力量。

  “在某种意义上,我也是一个打工诗人。”他说。

  一个独特的群体

  在诗歌的王国里崛起

  他们写着诗,打着工

  他们打着工,写着诗

  打工诗人——

  便是他们独特的称谓

  这群追求着诗歌精神的打工者

  粗糙的手握着沉重的笔

  树起一面与命运抗争的大旗

  他们抒写着理想

  用漂泊的青春

  他们挑战着命运

  用坚强不屈

  他们用泪水和汗水

  ……

  ——《打工诗人》“与城里人相比,农民工群体对文化的诉求是更为强烈的。”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正在筹备一届全国农民工诗书画大赛,到时候希望更多的农民工诗人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

  除了用诗歌描绘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刘迅甫和文艺界人士积极呼吁加强对农民工文化的研究,倡导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尽快形成促进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合力。2012年3月3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农民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加快推进中国农民工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作为代表刘迅甫宣读了建议设立农民工文化研究会的倡议书。倡议建立农民工文化研究会,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开展对农民工文化的研究、普及、辅导和培训,为广大农民工搭建一个文化交流和才艺展示的平台,建设农民工的精神家园。

  “不管以后农民工这个名词还在不在,但是农民工文化会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里,静静流淌,源远流长。”刘迅甫说。

  刘迅甫的诗书画艺术是从黄土地上长出的时代符号,是从黄河岸边吹来的一缕清风,已融入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滚滚浪潮。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