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古体诗
作者:来源:中国诗书画网
上传时间:2019-04-23 11:12:47
浏览量:2939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何为古体诗
古代诗歌史上古体与近体的分流,始于南齐时期永明体的出现。至初唐近体完全定型,古体与近体作为唐诗的两种体裁也完全区别开来了。
对唐人来说,古体诗是学习汉魏六朝五言诗的体制与风格,没有声律与对仗方面的固定要求。所以相对于近体来说,古体诗在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这种自由主要表现在: (1)用韵上,古体诗是既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的 ;而近体诗只能用平声韵。(2)古体诗不需要遵守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因为产生于近体之前,唐人称其为古体诗或“往体诗”, 也有称为古风的。“古风”这个名称是有历史演变的, 唐人称为“古风”的,多是指学习汉魏六朝、具有兴寄精神的五言古体诗。与此相对,一般的古体诗则称“古体”。但元明以后,也有称七言歌行为 “古风” 的。其与原初的概念有所不同。
古体诗按每一诗句的字数,可大致划分为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杂言诗也包含在七言古诗中。古人也有把四言诗称为古诗的,但是从源流上看,四言诗和我们这里所说的古体诗不是一个系统,还是单独列为一类比较合适。《诗经》和后来文人写作的四言诗,在现在的诗歌史里面,一般直接称为四言。当然,杂用四言的杂言诗,仍归于歌行范畴。
对于唐宋的诗人来讲,古体、乐府体原本都是汉魏六朝的诗体,他们自己当代的诗体是近体。但是,由于复古及崇尚讽喻比兴、注重诗歌的内容价值等思想,在唐宋诗坛上复古的思想反而占主流。因此,唐宋人十分重视古风、古体与古乐府,而古体这个体裁系统也因此从汉魏六朝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清。当代诗坛的古体诗写作,也是这个传统的延续。不过,当代诗坛的古体诗是比较衰落的。古体诗虽然不讲格律,用韵也比较自由,但在语言艺术上有特殊的要求,并且无格律可循,学习起来反较近体为难。
作品热度榜
日
周
月
总
-
大雁把梦放月上·月照梦影歌
4414
-
《天爱》弯月载满星西泛·王
4309
-
七绝·好事良心你我知
2554
-
七绝·往复读书开慧门
2522
-
七绝·大义藏真弃自私
2511
-
独游西湖有感
709
-
高阳台·初夏
504
-
山居赏雨
478
-
蝶恋花·咏流苏花
454
-
菩提泉游记
450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1991312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0374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47089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72632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6517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1604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68207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48281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29243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20466
诗家热力榜
日
周
月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