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白诗论·《宫花寂寞红》
作者:露白
上传时间:2020-08-19 19:07:08
浏览量:3757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宫怨诗与宫廷诗不同。六朝时期和唐初的宫廷诗描述的是宫廷绮靡的生活,属于艳情诗,尽管唐初的宫廷诗并非全部如此。宫怨诗描写的则是后宫佳丽的幽怨。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诗句曰“后宫佳丽三千人”,《礼记·昏义》也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以听天下之内治。”但据正史记载,一般君主的妻子并不多,少只二三人,甚至一人,如唐高祖李渊一妻,东汉光武帝刘秀二妻;多则六七人,如东吴大帝孙权有七妻;也有少数超过十人的,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二;最多的是元太祖铁木真,四十四。

这当然是官方的记载,而且这是皇帝合法(礼制)的妻子数,但禁苑中如花的丽人,远不止这些。

秦始皇统一天下,每灭一国,都将其宫女掳至咸阳,作宫室以藏之。史载当时“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在公元前210年9月,当他已经腐臭的尸体被移入地下宫殿时,犹有二百余尚未生子的宫女,在士兵的押解下,为他陪葬。

后代的皇帝不甘落后,甚至后来居上,雪肤花貌,动辄过万。晋武帝司马炎生性好色,在平吴之后,即下诏选美,金屋所藏,竟达三万,由于荒淫无度,扔下那些以盐汁竹叶尚无机会得他一幸的宫女,于五十五岁即一命呜呼了。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唐·白居易《后宫词》)帝王无耻的肉欲追求,却囚禁了多少美色,蹂躏了多少青春。宫中无数的佳丽,有幸沾露的则少得可怜,能像唐宣宗宫人韩氏题诗红叶、喜结良缘的更是绝无仅有,绝大多数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于是,有了为数众多的宫怨诗。

东汉·班婕妤的《怨歌行》被称为最早的宫怨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代是宫怨诗的鼎盛时期,不少大诗人,如王昌龄、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等,都写过宫怨诗。

王昌龄以边塞诗著名,但他还写了不少以宫怨为题材的诗篇,如《春宫曲》、《西宫春怨》、《长信秋词》等,最著名的是《长信秋词》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诗中的宫女天明就手执扫帚,清扫庭院,尚不及一只从昭阳宫飞来的寒鸦有幸,能不怨吗?

李益为中晚唐的重要诗人,他的一首《宫怨》也很出色:“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与王昌龄诗中的“昭阳”皆指昭阳宫,汉代宫殿名,汉武帝皇后赵飞燕住处;“长门”指长门宫,亦是汉代宫殿名,为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所居。二宫在唐诗中是得宠、失宠的代名词。前者歌吹月明,春殿花香;后者寂寞冷清、长夜漫漫;对比十分鲜明。

上阳宫是唐高宗在洛阳建的一座行宫,到武则天时经过大规模扩建,水榭歌台,琼楼画阁,盛极一时。唐诗人王建的《上阳宫》有句说:“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可见一斑。在唐玄宗时,自从杨玉环以儿媳寿王妃的身份被公爹“三千宠爱在一身”之后,上阳宫就成了其余明眸皓齿被闲置的处所之一。唐代许多诗人都有写上阳宫的诗篇。白居易在长诗《上阳白发人》写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一个宫女的哭诉,让我们看到的却是无数女子幸福被剥夺、青春被葬送的悲惨遭遇。与白居易诗名并称的元稹也有一首写上阳宫的诗,是一首寥寥二十字的绝句:“寥落古行宫,寂寞宫花红。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诗虽短,却极具历史沧桑感。此时玄宗已一瞑不视,宫女也一头白发,闲话自然无人阻止。但唐诗人朱庆余《宫词》诗中的宫女就没有这么自由了:“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连诉说内心寂寞,都忧谗畏讥,其苦可知。

在众多宫怨诗中,还有一首非常著名,在当时就流传很广。它就是张祜《宫词二首》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从诗艺上讲,这首诗极具特色。一般宫怨诗多含蓄委婉,该诗则直抒其事。此外,就是上两句以数字作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宫人的半生遭遇;后两句以其一声才发而双泪难禁的动作,表达了郁积已久而又不可抑止的悲愤。区区二十字,极见笔力。

一般的宫怨诗只写到宫人的对寂寞度日的幽怨,多怨而不怒,思想上尚有局限,唯唐刘皂的《长门怨》,不落俗套,语言犀利,感情强烈,揭露了君王正是宫人不幸的根源。该诗为:“宫殿沉沉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唐代的宫怨诗之所以比较繁荣,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是唐代后宫妃嫔媵嫱的数量,按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论定,为汉代以来之最。唐太宗时,李百药上疏《请放宫人事》,有句为“无用宫人,动有数万”,《新唐书》也记载:“开元、天宝宫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其次是诗歌发展到唐代成为鼎盛,上至公卿大夫,下至走卒贩夫,似乎无不能为诗。诗成为唐人记录生活、装潢生活、消遣生活的工具;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唐的统治者较为开明包容,文网不严。敢直刺皇帝私生活的诗文,即使有些出格,也不会受到追究。有一例可以印证:白居易的《长恨歌》,既有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更有对唐皇误国败政的讽喻,诗中有不少对唐皇不敬的句子,但唐宣宗李忱不以为忤,在白乐天去世时,他以天子之尊写诗吊之:“缀玉连珠六十年,谁叫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在他心中,《长恨歌》是大唐帝国的荣耀。

像李忱这样为一位臣子写悼诗的皇帝毕竟是极少,几近孤例,但整个唐朝以诗文向士人开刀的却于史无载。在大清,徐述夔遗著中因为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句子,被弘历老儿——即当今被某些编剧导演偏爱有加、走红于影视剧中的英明领袖加情种乾隆帝——认为是诽谤政府。徐被剖棺剉尸,其子孙和地方官员全部处斩。若唐朝的这些诗人生在清代,个个都要夷灭九族了。因此,唐以后也有宫怨诗,但却很少。

在唐代,宫人们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她们还有众多的诗人为她们哀歌;在后代,宫人们的遭遇也是不幸的,但连为她们献上一掬同情之泪的诗人也没有了。事实上,岂止是少了宫怨诗,其它方面的诗也凋零殆尽了。诗人的想象力被扼杀了,知识分子只好都钻进故纸堆里专事考据了。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鼎盛之后越来越衰落,原因即在于此。这是专制加强和独裁者癫狂的胜利,却是中华民族的大不幸。

1597835216757123.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发表评论
发 表 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赞赏记录
¥34(19次)
  • 游客
  • ¥2.00
  • 2021-02-13
  • 露白
  • ¥1.00
  • 2020-03-26
  • 露白
  • ¥2.00
  • 2020-03-23
  • 游客
  • ¥1.00
  • 2019-12-22
  • 游客
  • ¥1.00
  • 2019-12-22
  • 游客
  • ¥1.00
  • 2019-12-21
  • 游客
  • ¥5.00
  • 2019-12-21
  • 游客
  • ¥2.00
  • 2019-12-21
  • 贺芳林
  • ¥5.00
  • 2019-12-21
  • 游客
  • ¥1.00
  • 2019-12-19
  • 游客
  • ¥1.00
  • 2019-12-19
  • 游客
  • ¥1.00
  • 2019-12-16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