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启示
作者:炜枫
上传时间:2022-06-02 21:01:31
浏览量:8545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道德经》的启示

文/炜枫

     一部《道德经》洋洋五千言,穿越千年时空,洞悉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融会贯通酝酿成智慧的甘露,惠泽千年。一部《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分《道经》和《德经》两篇,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包涵广博的人生大百科全书,千百年来一直占据万经之王的宝坐。


     《道德经》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伟巨作,是中华文化思想的一座主峰,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教育学,军事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典籍。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文学家鲁迅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宇宙真谛”。伟人毛主席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因此,研究国学如果不研究《道德经》,就无以知中国文化之深邃。研究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如果不研究《道德经》,就无法窥探其全貌,如盲人摸象。中华文明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一部《道德经》凝聚先贤毕生的智慧结晶,传承千年。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都如珍珠宝玉,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与无穷的吸引力。而真知难得,大道难悟,千百年来多少先贤文人穷其一生去探索,去悟道,去追求,试图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从中汲取营养,使人生更博学,更睿智,更通透。真正的探寻到真理,悟得大道。对于这样一本深奥、晦涩、又字字珠玑的宝典,我们该如何去打开呢?大文豪韩愈在《进学解》中曾说"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携一领"。是的,抓纲携领,纲举目张,独观大略的领悟《道德经》所包含的主体思想。

   

       一部《道德经》既然是哲学典集,我们就应该用哲学的观点去剖析,探寻"道法自然"的真谛。何为道呢?"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万物之母,而阴阳对立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一部《道德经》无处不 蕴藏着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正反相去,祸福相依,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福和祸又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此我们要看到"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样有一弊也必有一利"。在现实生活中不执念于所失,而耿耿如怀,那些得不到的人或事,又何尝不是上天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呢?读书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是从书中汲取对于我们成功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是陶冶我们的情操,塑造高尚品德。同样,读《道德经》也是一样。是要看透纷扰的世界,顺其自然,宠辱不惊,得之不喜,失之不执。让自己活的更通透,睿智。


      《道德经》又是一本伦理学专著,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因循自然的德性。其性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全篇无不透露着不争的智慧,利他的思维,凡事求著于内,从自身找原因,从内打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但的解剖自己,要学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人也一样,从内部强大才能吸附更多的支持者。克制欲望,心无挂碍,特别是自己的私欲。圣人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一部《道德经》是为人处事的良方。"她阐述天地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她说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她说处世之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无所不囊括其中。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大道,去探寻的真理,去发掘的宝藏。


      《道德经》又是一本政治学教科书。先圣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修养生息。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道德经》的这一"以人为本"政治主张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是十分英明的政治主张。同我党从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总书记也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伟大思想,是《道德经》民本思想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纵观古今历史,将人民捧在掌心的政权,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反之,打压人民,剥削和压榨人民,扰民,与民争利的政权,都被人民所打倒,推上历史的断头台。是否关心民生疾苦,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道德经》所主张的"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已成为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并将继续引导外交进入新的高度,取得更大的辉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文化复兴是灵魂。重读国学经典《道德经》有深刻指导意义,不仅应该,而且必要。《道德经》认为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规律是"道",道也可以说成是"无"。道生成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本体。道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是一切学说的初始和源泉。细细梳理洋洋洒洒五千言,发崛《道德经》所隐藏的精髓,"顺势、微著、自然"六字真言。何谓顺势,所谓的势即时势,顺势就是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时势,规律,潮流。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凡事应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滚滚潮流,做识时务的俊杰。在时机不成熟时,要如水一样谦卑,低调,牢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静待天时。大凡成功者都是善于利用时势,在潮流的浪尖猪也能飞上天。懂得顺势的人就等于找到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成功只是时间而已。


     "微著"是《道德经》的又一精髓,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经过量变到质变转化的,生长和灭亡都是一样,都不是突然的,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有征兆。大楼的倒塌从裂缝开始,堤坝的摧毁从蚁穴开始,同样,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万里长征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现实中,无论多么宏伟的计划都是由小做起,从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开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重细节。重要的往往都隐匿在不起眼处,圣人善于从不起眼的微著处发现事物变化的征兆,并加以因势利导,从而获得成功。


     "自然"是《道德经》的精髓和灵魂,道法自然。曾国潘说"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以自然之心平静待之,顺应时势,顺应自然,立足当下,对已经发生的事儿,就不要去执着计较,从而耿耿如怀。对于未来之事,也不用执意去期盼,该来的都会来的。释迦摩尼说"无论你遇到谁,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些什么"。同样无论你失去谁。也都是你命中注定的,她以失去的代价教会你学会珍惜。因此,我们要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好好的珍惜当下,也只有当下才是可控的,最宝贵的,其它一切都是浮云。


      研习《道德经》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敬畏的态度。对自然的敬畏,对规律的敬畏,对道的敬畏。而不是将它当成一种神学,披上迷信的色彩。用伟人毛主席"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法论去求索。提炼出对现实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思维方式。那么一部《道德经》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思维方式呢?其一,对立统一思维,其二,逆向思维(结果导向思维),其三,不争思维,其四,利他思维,其五,战胜自我(自渡)思维,其六,守柔贵雌的智慧,其七,重视无的价值,其八,守正出奇的思维,其九,变化的思维,其十,比较价值思维。而十大思维中的每一种思维方式和智慧。都是值得我们下苦功夫,大力气,长时间去研究的瑰宝。是干货,是方法论,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提升思维的助燃剂,是扩大格局的良方。


      《道德经》中对立统一思维,贯穿始终,是《道德经》活的灵魂,是脊梁,是中枢神经。先圣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祸相依,得失相伴,高低相乘,大小相对,不要因满足而自喜,不要因痛苦而失意,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样有一弊必有一利。道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反相去,福祸相依,有弊有利才是事物的常态。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快乐就有痛苦,有生必有死。因此我们要做到在低谷时不悲观失望,在高峰时不得意忘形。你所得到的,都是你付出的结果。你所承受的痛苦,都是你成功的考题。所有让你舒服的东西一定会给你带来痛苦。所有让你痛苦的东西也一定会给你带来好处。关键在于你怎样用哲学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去转化。利和弊、有和无、福和祸都不是绝对不变的。有和无相互转化,难和易相互成全,长和短相互比形,高和下相互比势。因此,我们应该从容,平静的去看待得失。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不沉浸于过去,不执念于将来。活好当下,做一个豁达的智者。


        《道德经》中的逆向思维对我们的修行尤为重要,是走向大成的法宝之一。先圣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  又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我们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所发生皆有因果。关键是对待因果的态度,众生畏果,菩提畏因。有什么样的因,就一定有与之对应的果,同样有什么样的果,也一定有与之对应的因。而现实中很多人只执着于果,而忽略产生这一果的因,从而离道越来越远。不去总结反思产生这一结果的因,不去找到问题的根源。伟人毛主席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细细想想"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要深刻的、全面的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找到导致这一"果"所对应的"因"。用逆向反推思维,多在因上下工夫。多反躬自省,结善缘,善因,就一定会有善果。大圣人孔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反省,内省,求之于内的重要性,是大成秘诀。


      《道德经》中的不争思维,是《道德经》的纲领,是大道自然的核心。先圣老子说"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孔子也说"仁者无敌"。不争,放低姿态,谦和待人,礼让他人,特别是非原则性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更应该得理处饶人。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先师说:"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围炉夜话》一书中也说:"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尖刻,终为薄福之人"。与小人争斗,受气的只能是你自己。趾高气扬只有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众矢之的。人生苦短,要做的事还很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争斗呢?去消耗自己呢?何不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益的事上,更值得的人上。


       《道德经》的利他思维是为人处世的宝典,是亘古不变放之四海皆通的法宝。先圣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性柔,低调,内敛,身处低谷而心自宽,滋养万物而无语,是利他的典范,备受老子称赞。鲁先圣老师在《灵魂的芬芳》一文中也说:" 如果想让别人爱你,你应该首先学会去爱别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应该首先学会帮助别人。同样的道理,只有你把天下人视如兄弟,你才能够成为天下人的兄弟"。只有凡事替别人考虑的人,别人才会为你考虑,同样凡事只替自己考虑的人,一定会慢慢失去人心。走向成功的反面。纵观我党百年辉煌的奋斗史,其制胜的法宝,最核心的无疑是"为人民服务"。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反之为人民币服务,一定会遭到人民的唾弃。这是我党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的制胜法宝。因为他的宗旨是利他的。是为了人民,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就没有理由不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没有理由不能带领我们国家实现伟大复兴。所以利他思维,是每个成功人都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成功人士密而不传的法宝。


      《道德经》的战胜自己(自渡)思维,先圣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人能做到了解别人,并能占胜别人是优秀的,而能战胜自己才是卓越的。战胜别人并不难,难的是战胜自己,反观、内省自己的过失和缺点,从而有勇气去改变,这才是大成的法宝。我们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决定事物最终成败的是内因,即自渡,战胜自己。我们知道鸡蛋从内部打开是生命,从外部打开是食物。人也一样,只有从内从自身找原因,自渡才能脱胎换骨。反之一味的找外部原因,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最终会沦落为平庸。佛家也有"自渡者,人渡之"的告诫。可见先贤们早就知道自渡,战胜自己的重要性。并付诸实际行动,取得彪炳千古的成绩。


       《道德经》的守柔贵雌的智慧是立身、立命的大智慧,先圣老子反复强调"人之生也柔软,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柔和刚是对立统一的,以柔克刚是事物常态。重拳砸向棉花,当你收回拳头时,棉‘花依然是棉花,并没有因你的重拳而受伤。我们知道牙齿和舌头,牙齿是刚硬的,舌头是柔软的,而当你垂垂暮年时,牙齿早已掉光,而舌头依然分毫未损。太极拳就是用以柔克刚,以慢制快的打法,克敌制胜。所以在现实中我们要有"你强任你强,清风抚山岗;你横任你横,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用柔软这一法宝去化解、去吞噬、去同化一切挑战。


         《道德经》的重视无的价值,无为而无不为,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取舍。摒弃阻碍我们成功的障碍,心魔。"无"是什么,"无″就是空,器皿因为"空"而能盛物,轮船因为"空"而能驰骋于大海之上,房子内空,方能住人;窗户为空,那是光射进来的地方。先圣老子也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无的重要"有知以为利,无知以为用",并用很长的篇幅详细讲了"无"。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只能是恍恍惚惚的一片混沌,是意识,是成吨穿过身体的暗物质、暗能量。魏晋天才哲学家王弼在注解《道德经》时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思想。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干无也"。《金刚经》中也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爱到深处,情诗也荒芜"的境况,此时无声胜有声,双目凝视,都不开口,都懂得彼此的深情,正如"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至高境界。


       《道德经》的守正出奇思维,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对内,守住内部的规律,出奇对外,打破外部的条件,内不正则乱,外不齐则不胜。守正出奇是正确处理内部和外部关系的法宝。是治国用兵的大道。《孙子兵法》也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可见"正"和"奇"是大智慧,是值得我们深掘的宝藏。先圣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孙子兵法》始计篇中也详细论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可见对奇正之法重视是先圣思想的共性。特别是在当今商战中,商场如战场。如何让我们的企业由小做大,由弱做强,就离不开先贤思想的指导,我们只有不断地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份,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道德经》除了上述思维和智慧外,还有比较价值思维,变化思维等等。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空,是混沌,是内圣外王,是厚德载物,是无为,是天地大法,是道法自然……


2021.12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发表评论
发 表 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赞赏记录
¥1(1次)
  • 游客
  • ¥1.00
  • 2022-10-28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