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开
《我命逆天》,是青年作家邢之诺2020年作品。诗风: 空灵、凄美、浪漫、奇幻。诗歌以电影《大话西游》为引,将电影意象与人生感悟交织,写尽对宿命的挣扎与释然,道破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余韵悠长。原诗如下:《我命逆天》
记:----观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有感。
看淡了,
离合悲欢;
忘却了,
此去经年。
今宵,
红豆砚汁的毫尖,
比轩主更倦。
一川云烟,
吹走紫霞仙子,
飘来青灯经幡。
月光宝盒,
只剩,
一张苍茫的脸,
一地沧海桑田。
传奇,
随银幕曲终逝散。
看客,
却在红粉樊笼,
挣扎、呓语、呐喊。
静等,
生活招安;
头顶,
紧箍咒圈;
跌入,
宿命深渊。
岁月化石中涅槃,
生死洪流里辗转。
雌雄难辨,
鲜衣怒马,
缠炽若电,
她吼:----我命逆天!
空无死灭,
阖目默念,
枯坐如禅,
她笑:----天方夜谭......
李开: 初读邢之诺的《我命逆天》,像是在深夜里,偶然翻到自己年少时写下的日记。那些用“看淡”和“忘却”开头的句子,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怎么也藏不住的、浓得化不开的怅惘。这首诗,与其说是对《大话西游》的观后感,不如说是一代人,或者说,是每一个曾以为自己能踏碎凌霄的我们,在走过岁月长河后,写给自己的那封最残忍也最温柔的信。
一、“看淡”与“忘却”:成年人的第一道铠甲
诗歌的开篇,是那么熟悉,熟悉到让人心疼。
“看淡了,离合悲欢;忘却了,此去经年。”
这不就是我们吗?在某个酒局上,当朋友问起那个曾经刻骨铭心的名字时,我们端起酒杯,轻描淡写地说:“都过去了,看淡了。”在某个加班的深夜,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想起那个未竟的梦想,我们摇摇头,对自己说:“算了吧,忘了它。”
“看淡”与“忘却”,是我们为自己披上的第一道铠甲。我们以为用这两个词,就能把那些扎心的过往、那些滚烫的泪水、那些不眠的夜晚,统统打包封存,扔进记忆的角落。我们努力扮演一个“比轩主更倦”的旁观者,仿佛自己只是红尘中一个疲倦的过客,早已超脱。但这恰恰是“欲说还休”的最高境界——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一个云淡风轻的表情。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无声的悲鸣。因为真正的看淡,是无需言说的;而刻意强调的忘却,恰恰证明了记忆的根深蒂固。
二、红尘樊笼:从看客到剧中人的沦陷
然而,生活最残忍的地方在于,它从不允许你永远做一个安全的看客。当银幕上的传奇落幕,灯光亮起,我们才发现,自己早已身陷其中。
“看客,却在红粉樊笼,挣扎、呓语、呐喊。”
“红粉樊笼”,这四个字用得何其精妙!它既是爱情的甜蜜与束缚,也是世俗的诱惑与牢笼。我们以为自己在看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故事,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在爱恨情仇里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呓语、在深夜无人处呐喊的至尊宝。我们嘲笑他的懦弱,又何尝不是在嘲笑那个面对责任时选择逃避的自己?我们为他的爱情流泪,又何尝不是在祭奠自己心中那个已经逝去的“紫霞”?于是,我们不再“静等”,而是主动“生活招安”。
“静等,生活招安;头顶,紧箍咒圈;跌入,宿命深渊。”
“招安”这个词,充满了主动的、清醒的悲剧感。它不是被动的屈服,而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就像至尊宝最终选择戴上金箍,不是为了成佛,而是为了救他所爱的人。我们呢?我们戴上“紧箍咒”,或许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看似美满的家庭,一种被社会认可的身份。我们告诉自己,这是成熟,是责任。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戴上它的那一刻,那个曾经能喊出“我命逆天”的齐天大圣,已经死了。我们心甘情愿地跌入“宿命深渊”,用安稳和体面,交换了曾经的鲜衣怒马和万丈豪情。
三、“我命逆天”与“天方夜谭”:一个人的战争与和解
全诗的高潮,也是最令人心碎的部分,是那个“雌雄难辨”的形象。她(他)既是那个曾经炽热如火的我们,也是那个如今枯坐如禅的我们。这并非简单的性别模糊,而是一个人内心两个极端自我的激烈对撞。
“她吼:——我命逆天!空无死灭,阖目默念,枯坐如禅,她笑:——天方夜谭……”
这一吼一笑,之间隔了整整一部青春,一场人生。
“我命逆天”,那是我们灵魂深处从未熄灭的火焰。在某个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的瞬间,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刻,这声呐喊会毫无征兆地冲破喉咙,带着不甘、愤怒和绝望。它是对“紧箍咒”的反抗,是对“招安”的悔恨,是对“宿命”的最后一击。然而,这声呐喊,往往只回荡在空旷的内心世界里,换不来任何回应,只有“空无死灭”。
于是,呐喊过后,是更深的沉默。我们阖目,我们默念,我们学着“枯坐如禅”。这不是真正的顿悟,而是一种无奈的接纳,一种与现实的和解。当那个曾经叛逆的灵魂再次抬头,面对这个冰冷坚硬的世界,她(他)只能露出一丝自嘲的苦笑:“天方夜谭……”
这声笑,比任何哭声都更令人心碎。它意味着彻底的放弃,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渺小,意味着将那个“逆天”的梦想,永远地封存为遥不可及的“夜谭”。从“欲说还休”的伪装,到“挣扎呐喊”的爆发,再到最终“天方夜谭”的自嘲,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属于现代人的精神悲剧。
邢之诺的这首《我命逆天》,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是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成人礼”。我们都曾是那个手握月光宝盒,以为可以重来一次的至尊宝;我们都曾为心中的紫霞仙子,愿意付出一切;我们都曾吼出过“我命逆天”的豪言壮语。
但最终,我们都学会了“看淡”,学会了“忘却”,学会了在“红粉樊笼”中挣扎,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生活温柔而坚定地“招安”。我们戴上了各自的“紧箍咒”,变成了一本正经的“佛”,只是在某个无人看见的角落,还会想起那个曾经鲜衣怒马、缠炽若电的自己,然后,轻轻叹一口气,笑一声:“天方夜谭……”
这,或许就是成长最真实的代价,也是我们这代人,最深刻的宿命。
另附邢之诺简介: 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
七绝·天地风光相益彰
12273
-
七绝·梦里花开又遇缘
9815
-
七绝·自题人生
9662
-
七绝·自胜青春出色人
9509
-
七绝·佑我神州福永年
8936
-
七绝·日月如歌致远方
8890
-
七绝·奉献精神满意人
8854
-
七绝·满眼深情惜爱时
8825
-
七绝·理想坚持信念随
8746
-
七绝·理想如今梦自藏
8592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2063827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7429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53448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82824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9235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4058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71559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50662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46863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3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