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先父辞世经年。今近清明,整理当年灵堂祭文,以表怀念祭奠之情。2023年3月31日。
维公元二零零七年岁次丁亥冬月初三巳时,苍天垂泪,草木含悲,先父厉氏代相因病撒手人寰(享年八十六岁)。丁亥岁冬月十四日,吾(孝男)率孝女孝孙,敬献珍果嘉牲美酒,悲泣长跪灵前拜祭。祭曰:
天阴沉,地寒芒,先父驾鹤去天堂;
草木含悲山垂首,亲人悲泣泪流长;
邻里感德唉声叹,子孙长跪痛肝肠。
吾父一生:
孝悌为先分祖忧,年少持家撑大梁;
抚育弟妹成家业,还送幺弟上学堂;
终身不忘姻亲事,挑抬下力为舅郎;
吃糠裹腹不言苦,独抚子女意志强;
侄女亦是掌上珠,省吃俭用也不忘;
仁义至上为邻想,大事小事肯帮忙;
爱幼不分亲与否,尤喜稚子读书郎;
八旬之年住学校,关心晚辈护成长;
艰苦朴素一辈子,今朝西去人感伤。
嗟乎吾父:
勤劳善良是典范,酸辣苦麻惟少甜。
幼童之年军阀战,营养不良体魄单。
民国狂征又暴敛,庶民百姓生计艰。
日寇侵华十几年,国破黎民度日难。
九岁开始挑粪桶,跟着长辈学种田;
十四五岁顶梁柱,换来生父得安闲;
十七不幸生母逝,生父无力再种田;
弟妹年仅二七九,手足之情一世牵;
若不挑起千钓担,弟妹乞讨势必然;
虽继大伯作嗣子,千钧重担挑上肩;
年少持家压力大,埋头苦干默无言;
牛皮菜,红苕汤,野菜充饥把肚填;
嫩包谷,连芯吃,世人见了泪涟涟;
为使弟妹少饥饿,三十二箩担①一肩担;
小妹哭泣心悲苦,自食粗粮妹吃饭。
二十二岁娶陈氏,添人进口也贫寒。
二十四岁生父逝,借钱安葬惨人寰;
为早还债实无奈,代人受过也坦然。
赶农时,加夜班,栽苕割梦不夜天;
农闲时分也不闲,挑长担来数石板②;
挑白糖,下合川,又挑桐油豆子转③;
到自贡,去挑盐,鸡叫出门半夜还;
挑坛罐,到荣县,又挑公粮到银山。
抚小妹,十多年,十七八岁制嫁奁;
四五抬,送小妹,体面出嫁邻里赞。
为小弟,想得宽,送上私塾读三年;
直到幺弟把家建,身为长兄心稍宽。
三年灾害六零年,不幸丧偶苦难言;
又当爹来又当妈,念旧为子不续弦。
蚂蝗坡,狮子站,常为郎舅把糠担;
茅草路上摸黑走,寒冬腊月光脚板。
农业社里老实干,又当驮牛不怨天。
送子女,把书念,再苦再累也心甘;
酷暑顶着太阳晒,隆冬破袄来御寒;
常年熬夜编虾耙④,仅为区区六角钱。
改革之后虽渐好,可惜人已到老年。
一生辛劳不言苦,心底无私天地宽;
厚待邻里不求报,忠厚为本一世安;
行善积德人称颂,德泽后世感上天;
儿孙满堂驾鹤去,唯留美德在人间!
吾父啊,
天堂路上您走好!
您勤劳善良,邻里颂扬!
您手足情深,典范留芳!
您美德传世,子孙弘扬!
乌乎哀哉,伏惟尚飨!
公元二零零七年冬月十四日。再拜,三叩首!
注:
①.箩担,旧时容量单位,100市斤为一箩担,也换算作面积单位。
②.数石板,代指走远路,因旧时的大路多为石板路。
③.转,回转,此指回程。
④.虾耙,一种竹制的捞鱼工具。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
吟苏秦
25
-
《瑞龙吟*安徽宿州》
20
-
高阳台娇•浦江烟花秀
18
-
蝶恋花·霜秋山楂树
18
-
七律·霜秋银杏
18
-
《瑞龙吟*宿州学院》
16
-
七律·霜天锦秋
16
-
卜算子•枫叶
16
-
不倒翁
15
-
临道
14
-
七绝·天地吉祥入道家
8518
-
七绝·幸遇追求同路人
8231
-
翘首张臂西山脚·但等月落把
6521
-
七绝·昼夜吉祥天地长
5367
-
七绝·气势非凡自爱惜
5365
-
七绝·笑不出来成本能
5324
-
七绝·养志诗书自净觉
5277
-
七绝·享受声情爱意浓
5155
-
七绝·昼夜春风藏爱随
4241
-
七绝·不忘初衷是爱情
4127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2120516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8513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54176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83683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9986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5482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72384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51419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47627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327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