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上荷花和尚画”陈永烽对出了下联
陈永烽
相传,大才子唐伯虎到寺庙里烧香拜佛,方丈乘机拿出自己一幅事先画好荷花的字画,邀请大才子在上面题字。唐伯虎不好拒绝,便挥笔在画上写下了“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上联,便将笔搁下,方丈急问:“下联呢?”唐伯虎微笑说道:“谁能出下联,便是天下奇才也。”。说毕转身离去。
唐伯虎走后,方丈仔细端详这副上联,望着唐伯虎背影,心有所叹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回文联,不管你是顺着读,还是反着读,都是同样的音。真是天下奇才也!” 。
于是方丈就将此画联挂在庙堂之上,招寻天下才子求对下联。经过了多少春秋,也无人问津。直至到了清朝,大文豪李调元路过此地才对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李调元的下联能满足回文联要求,意境也很好。但不是无懈可击。如唐伯虎上联中的“上”字是方位词,而李调元下联中的“临”字是动词。因此,严格来说不算完美。至今李调元的下联仍作为最标准的对句,悬挂在庙堂之上。
民间诗人陈永烽经过冥思苦想终于对出了这一千古绝对。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里腊梅瘌痢书
陈永烽的下联与唐伯虎的上联高度同步,完全满足回文联的要求。寓意幽默融洽,趣味性极强。词性也相当对品,“书”对“画”天生一对,“里”对“上”都是方位词相对,克服了李调元下联的不足。
瘌痢指的是一种因头上生疮导致头上无发的人。“和尚”对“”瘌痢”,“一对光头”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荷花”对“腊梅”,一对鲜花,词义极其相对,两花盛开,给对句增添无限美景。
“画上荷花和尚画”对“书里腊梅瘌痢书”对句的问世,终于使绝对成名对。使这一千古奇联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陈永烽对出了千古绝对,心情愉悦,诗兴油然而生,随机赋诗一首:
书画顺反回文联,里上难倒许多贤。
和尚瘌痢两头光,荷花腊梅一对鲜。
大才有误能盖世,小知无差难见天。
无所欲求活动脑,陶冶情操乐消闲。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
七绝·善待人生好往来
164
-
七绝十首
161
-
七律·四季年年去又归
155
-
七律·龙泉青瓷大师支持
151
-
七绝·尘世
130
-
七绝·习惯勤劳意未休
124
-
七绝·徒步郊游
124
-
七绝 咏抗战胜利纪念章与独
116
-
七绝·千杯一醉
115
-
五绝·秋情
111
-
七绝·你我相投守信条
10335
-
七绝·烟雨江南藏俊雄
10077
-
七绝·幸福日月自藏身
10060
-
七绝·爱意慈悲有业因
9993
-
七绝·还有权谋生祸灾
9941
-
七绝·情感无声意味长
9125
-
七律·仁义礼智信
8565
-
七绝·自驾游春三世间
8522
-
七绝·不屑红尘把爱抛
8455
-
七绝·悄然梦醒是新吾
8446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2033071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5124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52962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74658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8663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3514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70965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50236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46383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3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