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上荷花和尚画”陈永烽对出了下联
陈永烽
相传,大才子唐伯虎到寺庙里烧香拜佛,方丈乘机拿出自己一幅事先画好荷花的字画,邀请大才子在上面题字。唐伯虎不好拒绝,便挥笔在画上写下了“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上联,便将笔搁下,方丈急问:“下联呢?”唐伯虎微笑说道:“谁能出下联,便是天下奇才也。”。说毕转身离去。
唐伯虎走后,方丈仔细端详这副上联,望着唐伯虎背影,心有所叹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回文联,不管你是顺着读,还是反着读,都是同样的音。真是天下奇才也!” 。
于是方丈就将此画联挂在庙堂之上,招寻天下才子求对下联。经过了多少春秋,也无人问津。直至到了清朝,大文豪李调元路过此地才对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李调元的下联能满足回文联要求,意境也很好。但不是无懈可击。如唐伯虎上联中的“上”字是方位词,而李调元下联中的“临”字是动词。因此,严格来说不算完美。至今李调元的下联仍作为最标准的对句,悬挂在庙堂之上。
民间诗人陈永烽经过冥思苦想终于对出了这一千古绝对。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里腊梅瘌痢书
陈永烽的下联与唐伯虎的上联高度同步,完全满足回文联的要求。寓意幽默融洽,趣味性极强。词性也相当对品,“书”对“画”天生一对,“里”对“上”都是方位词相对,克服了李调元下联的不足。
瘌痢指的是一种因头上生疮导致头上无发的人。“和尚”对“”瘌痢”,“一对光头”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荷花”对“腊梅”,一对鲜花,词义极其相对,两花盛开,给对句增添无限美景。
“画上荷花和尚画”对“书里腊梅瘌痢书”对句的问世,终于使绝对成名对。使这一千古奇联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陈永烽对出了千古绝对,心情愉悦,诗兴油然而生,随机赋诗一首:
书画顺反回文联,里上难倒许多贤。
和尚瘌痢两头光,荷花腊梅一对鲜。
大才有误能盖世,小知无差难见天。
无所欲求活动脑,陶冶情操乐消闲。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
七绝·爱里耐寻味
1282
-
七绝·自在问心藏眼缘
1175
-
七律·日月藏希望
1097
-
雨后
210
-
蝶恋花•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
152
-
破阵子·八一军魂
136
-
七律 八一感怀
136
-
祝贺大美安徽诗赋创作动员大
135
-
仙槎唱晓泛漓江
134
-
庆祝建军98周年军旅咏怀诗
133
-
七绝·有所追求到未来
13951
-
七律·花开春更好
9952
-
七绝·我爱无私日月长
9937
-
七绝·如诗如锦
9290
-
七绝·善待人生好往来
9188
-
七律·四季年年去又归
9186
-
七绝·习惯勤劳意未休
9156
-
七绝·隐逸读书入梦乡
9060
-
七律·题深情眷恋
8412
-
七绝·景色多情游客知
8120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2052120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6219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53145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82491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8882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3725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71197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50388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46561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3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