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诗赋特长,讴歌美好新时代——吉狄马加在《中华辞赋》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上传时间:2020-09-17 10:56:58
浏览量:2899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640 (1).png

各位诗赋界的作家、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诗刊》社邀请诸位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意义非凡。

首先这是一个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时节,秋高气爽,庄稼成熟、瓜果飘香,在这样一个爽朗的下午,朝气蓬勃的中青年辞赋家与皓首穷经的老先生相聚一起,济济一堂,这本身就有一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寓意;今年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前不久又召开了“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时代生活,鲜活而丰富,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动,正激励着文学家拿起自己的生花之笔,激情而高扬地描写我们伟大的时代,这也是新时代的文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清代诗人赵翼在《题遗山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看来只说到了成就诗歌的一个方面,诗赋或文学在国家遭难时,会恰逢出其不意的题材与内容,如此,作家便容易创作出好的作品,但这并不全面。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间所涌现的无数激动人心的细节和无比伟大的场景,说明这无疑是一个鼓舞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的时代,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并不平凡的伟大时代,一定会产生出许多不平凡的伟大诗赋作品。

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学家应该怎样认识这样一个时代,怎样把握这样一个时代?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一系列批示与指示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指引,发扬诗赋铺陈叙事与抒情的特长,以人民为中心,讴歌新时代,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的当代诗赋作品。

这也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人类数千年来那些基本的情思与诗歌审美的元素依然没有变,有节奏从而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与朗朗上口的诗句与诗句间的呼应依然没有变,只不过自由诗是将节奏和旋律内化在诗句与篇章中,而在古典时代的成熟时期,人们是以格律和韵脚包装了诗歌,让诗歌的语言与结构呈现出凝练、华丽的形式之美,比如我国的格律诗词,到了今天,人民和人民领袖都依然喜欢这些形式与内容精美无比的古典诗歌。毛主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基本都是格律诗词,其宏伟的气势、精美的词义,让诗坛的传诵经久不衰。毛主席早年在《念奴娇·昆仑》一词中写“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无论写景,还是最后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都是那样精彩绝伦,前无古人,后待来者。曾于1945年重庆谈判时书赠柳亚子接着被重庆各大媒体传抄的《沁园春·雪》,主席以雪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苍茫背景,纵横历史,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慨叹,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些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奋斗,毫不松懈。以上这两首诗解放后都发表于1957年1月的创刊号《诗刊》上,这是《诗刊》的光荣,也是文学界的光荣,《诗刊》社当然要继承这一历史的传统,不仅要为新诗的发展继续努力,也要为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辜负党组的重托,将《中华辞赋》这一诗赋创作的阵地坚守好,团结广大诗赋创作者,刊登更多抒写时代精神、抒发个人情志的优秀诗赋作品。

我们党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也热爱古典诗词,他写于1990年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词义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又朗朗上口,便于牢记与念诵。记得在2012年11月15日,刚刚履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以《诗经·召南》中“夙夜在公”的诗句宣示责任担当;201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日大阅兵的天安门城楼上,总书记又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来警示和展望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的美丽愿景。2014年9月10日,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曾明确表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他还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来的。”总书记所揭示的情形,也正是许多中国人念诵古诗词、创作古诗词的一种合情合理的准确解说。一个民族丢掉了记忆,丢掉了传统,将自己的文化归零,并非明智的选择。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优美的诗赋佳作,中华民族以自己特有的韵文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情思,历史悠久,应该继续发扬光大。《诗刊》自创刊开始,虽然以刊发新诗为主,但也一直兼顾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中华辞赋》杂志虽以刊发当代旧体诗赋作品为主,但也不排斥新诗。今后,《诗刊》社以这样两本刊物为基本阵地,倡导新诗创作者要向古体诗词学习优秀的方面,当代旧体诗赋创作者也要向新诗学习更为自由的表达方式,我相信,传统和未来的交融,会让我们的诗歌创作迈向一个更加繁荣、更加辉煌的阶段。

祝座谈会圆满成功,祝大家吉祥如意。

640.png


来源:诗刊社

您的赞赏就是最大的鼓励
选择金额:
其它金额:
支付方式:
备注说明:
请输入您要赞赏的金额,并点击“赞赏”,会跳转到支付页面。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赞赏。您的赞赏,中国诗书画网将收取30%用于诗书画文化艺术交流和平台运营,70%将用于支持作者的创作。如果您赞赏成功,但平台未显示赞赏记录的,请将付款页面截图发至:834719009@qq.com
赞赏
扫码支付
首页 投稿 推荐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