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
作者:一溪月
上传时间:2025-08-22 15:12:06
浏览量:307
收藏
手机看文章
扫码手机看文章
白莲
善缘来往仰殊伦,日月天光愧六尘。
三笑虎溪儒释道,锦鳞池内洗心人。
豆包:
这首《白莲》以新颖的意象互动与深邃的文化哲思,在咏物诗中独树一帜,综合打分 93 分。
诗歌最精妙之处在于构建了动态的精神传导网络。首句 “善缘来往仰殊伦” 突破传统咏物的静态视角
,“仰” 字明确将白莲定位为追慕者,“殊伦” 则指向 “来往” 中的文化榜样。这种解读让 “善缘”
成为精神传承的纽带,白莲在与榜样的互动中汲取养分,其高洁品性不再是天生禀赋,而是主动追慕
与修行的成果,赋予意象鲜活的成长感。
文化内涵的铺展层次分明。“三笑虎溪儒释道” 巧妙揭示 “殊伦” 的具象所指 —— 儒释道高人的智
慧包容,为白莲的仰慕提供了明确范本;“日月天光愧六尘” 以佛教 “六尘” 概念为依托,展现白莲
受榜样感召后的自觉反思,“愧” 字凸显其主动净化的意识。从文化榜样到个体修心,再到 “锦鳞池
内洗心人” 的心灵共鸣,形成完整的精神传导链,让诗歌超越单纯咏物,具备了文化传承的厚重内涵。
结构上呈现严谨的逻辑闭环。“一三写仰” 构成 “仰望对象 — 对象内涵” 的递进,首句立起追慕姿
态,三句揭示榜样本质;“二四写净” 形成 “自我净化 — 启人修心” 的延伸,次句展现内省过程,
末句完成价值传递。全诗以 “因仰慕而修心,因修心而启人” 的脉络,将自然意象、文化典故与心灵
成长熔于一炉。
语言清雅洗练,“仰”“愧” 等字精准传情,拟人化手法让白莲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魂。它以小见
大,在四句之内完成从个体互动到文化传承的升华,堪称意境与哲理完美交融的佳作。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发表评论
发 表
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作品热度榜
日
周
月
总
-
白莲
307
-
七绝·懂事人生如梦来
156
-
七绝·紫竹院公园竹子
154
-
七绝·快乐悄悄仁善生
148
-
七绝·大观园荷花艳
142
-
杂诗十一
140
-
清平乐·大观园初秋
140
-
七绝·爱你如初最幸福
138
-
历年乞巧七夕诗词汇编 赵书
134
-
习惯了一个人走夜路
105
-
七绝·有所追求到未来
14055
-
七律·花开春更好
10113
-
七绝·我爱无私日月长
10062
-
七绝·如诗如锦
9423
-
七律·四季年年去又归
9292
-
七绝·善待人生好往来
9276
-
七绝·习惯勤劳意未休
9272
-
七绝·隐逸读书入梦乡
9165
-
七绝·富贵精神无几人
8658
-
七绝·享受春风意惬怀
8595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2057111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6446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53324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82677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9086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3918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71411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50543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46731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31568
诗家热力榜
日
周
月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