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不老少年时
——七秩翁先生《平水韵七律一百首》序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年末岁尾总让人多一些别样的感慨:许多计划与梦想,又随逝水流光化为了虚空。嗟叹之余,尤使我不安的是,为七秩翁诗集作序一事还远远没有着落。
作为世俗人物,为琐事所累,在所难免。但我一直没有动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承诺之日,我一颗心就格外地忐忑——才学疏浅,见闻鄙陋,作为晚生后学,为之折枝,尚属有幸,为之撰序,实不敢当。但先生嘱之再三,又却之不恭。这便是我托延日久的缘故。
先生曾做过我们沈丘的父母官。但在2013年之前,我与他却缘悭一面。我喜欢古典诗词,这给了我被先生垂青的机会——在一个高柳新蝉的夏日,先生来沈丘,我得以叨陪末座。这次相见就成了我们交往的缘起。
先生骨坚神腴,言谈铿如,健步风随,给人印象极深。我再次见到先生的时候,更惊讶于他的生活——他如一个隐者,远离尘嚣,独自的世界盈满了诗书的芬芳。先生说,四十余年的时光近乎浪掷,现在所做的只是一个找回。
一位著名的作家说,人有两个世界,一为物质,一为精神。物质世界容易建设,也容易毁灭;精神世界则相反,不容易建设,却能够永恒。物质的追求和满足未必使人快乐,因为它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生命和精神处在最佳的状态上。然而,放眼天下,熙来为名,攘往为利,参差的华屋,迢递的高楼,有多少不是空荡的?
比照当今,先生则是一个守护心灵的人。阅读和写作,成为他生活的全部。尤其是近年,他对格律诗痴迷有加,说是着魔,亦不为过。
走笔至此,不妨说些关于律诗的题外话。
梵·高的绘画风格对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说成“创造了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个节奏舞蹈的世界。”事实上,这种和谐统一的法则,已被一千年前的中国诗人娴熟地运用了。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至初唐定型,讲究声律与对仗,葛兆光先生赞之为“中国古典诗歌整体结构的最佳模式”。从诗的起源上看,声韵和节奏与生俱来。朱光潜先生说,韵是用来点明一个乐调或一段舞步的停顿,同时,也把几段音节维系成一个体系,以免涣散。对于节奏,朱光潜先生则称之为“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一切艺术的灵魂”。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唐诗还是宋词——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韵和节奏。现在,一些新诗的作者,借助回车键断行分节,使诗只剩余了表意的语言,少了声韵美和节奏美,无论如何,其艺术性已大打折扣。
律诗另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对仗。这种艺术形式古已有之。《诗经》中像“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鹳鸣于垤,女叹于室”之类的句子不胜枚举。朱光潜认为,像图画、雕刻、建筑等艺术形式也都是以对称为原则的。
格律美妙若此,但依律写诗,却殊为不易,大诗人歌德曾形象地喻之为“戴着镣铐跳舞”。但是,正如闻一多所说,越有魅力的诗人,越是戴着镣铐去跳,如此才跳得痛快,跳出精彩。而先生正是一个乐于“戴着镣铐跳舞”的人。为此,先生在律诗上着实下了一番真功夫。有几点为证:
自与先生认识以后,困于冗务,我一直无暇聆听先生的教诲。忽然有一天,我收到书信一扎,启缄视之,乃先生整理的《古入声转为今平声字摘编》和《平仄两读字摘编》,一时感佩良久——我于律诗,虽习之有年,但因为不曾下过功夫,终不得要旨,尤其于用韵上,舛错纷纭,常常贻笑大方,以致羞赧不已。而先生乃年逾七秩之人,明心循道,精进若此,真令我自愧弗如。
去年秋,我登门造访先生,攀谈请益之中,知其对古人诗章,研读甚多,尤其是对杜甫、李商隐、苏轼,更尊崇备至,三贤的名篇佳句,先生诵之如流,且每每将自己的感悟付诸笔端。如在《赞义山》中他写道:“词章婉约冠千古,屈贾峥嵘未与伦。”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3月,先生在三亚避寒的时候,曾寻访了苏子的遗踪旧迹,又因仰慕苏子的天才,竟然作了九首《次韵苏轼》。个中不乏佳句:“海风送我返乡行,一夜敲窗飒飒声”“晓镜莫持嗟白发,晚霞且趁钓红鳞”“初来三亚便如家,海碧山青处处花”。心慕前贤,韵赓遗响,于先生,乃人生一快耳!
先生写诗,起步较晚,但“夜雨孤灯”下,犹自“寻章觅句”。集子里有不少诗反映了他敲韵弄句的甘苦,如:“不计词山路几程”、“偶得新词似入魔”等。真是日思日睿,笃志笃行。
2013年11月,先生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人生•七秩梦吟稿》,其中有格律诗,也有非格律诗。但这部诗集,所有的作品都是七律。孜孜矻矻,一片诗心,于此可鉴!
诗言志。娴熟的格律,精妙的语言,也只是诗的彩衣,而真挚的感情,高尚的节操,才是诗的灵魂。
从内容上讲,百首七律涉及了很多方面,如治学、游历、交友、娱乐等等。其中最能映照先生的是那些思考人生、反映社会的作品。如:
行仁自会民心聚,尚义必能天地长。
——《笑看人生》
讲坛三尺乾坤大,平淡之中见伟奇。
——《颂甘夫人》
离职焉能忘稼禾,千家忧乐系心窝。
——《自勉》
管鲍情深,孺慕思浓。人越上了年纪,可感之事,可念之情,可忆之人,越是萦怀入梦:
几多寒暑梦常绕,五十春秋思愈增。
——《同学》
苍苍白发归乡里,追忆椿萱泪两行。
——《乡愁》
琼楼玉宇骋眸处,颍水东流思满胸。
——《故地重游》
年华向晚,岁月沉香。先生更多的诗篇抒发的则是淡泊的心志、悠游的情怀。圣人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先生致仕有年,早已兴澄似水,心静如山。且看以下两个句子:
心旷神怡身骨健,口哼小曲送斜阳。
——《夕阳骑友团》
自在余年潇洒过,渔舟把酒看斜阳。
——《笑看人生》
醇酒小曲,好一副高士的气度!而从《月夜飞三亚》的诗句中,我们又看到了先生豪迈的一面:
五省行程暮色暗,千家灯火夜云红。
无论哪一种,先生的诗多荡胸回肠的气概,而少嗟老伤逝的音调,读来让人振奋。但毋庸讳言的是,一书收录的尽是七律,究竟显得单调。若先生能在未来的创作中,因物命义,量体裁衣,更会佳构纷呈。其次,在语言上,有些地方稍显生硬,有些地方则失于直白。这一点,也相信先生能以一贯的勤奋精神,不断超越自己。
一篇文章,断断续续地写就,有违先生的期望,且言不及义,谬称为序,只以此祝贺先生这部诗集的付梓。最后,赋小诗一首,以表达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撷红捡翠献缪斯,漫说诗翁脚已迟。
青眼无因花一握,春心不老少年时。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诗书画网会员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诗书画网仅提供发布平台。
- 游客
- ¥2.00
- 2021-02-13
- 露白
- ¥1.00
- 2020-03-26
- 露白
- ¥2.00
- 2020-03-23
- 游客
- ¥1.00
- 2019-12-22
- 游客
- ¥1.00
- 2019-12-22
- 游客
- ¥1.00
- 2019-12-21
- 游客
- ¥5.00
- 2019-12-21
- 游客
- ¥2.00
- 2019-12-21
- 贺芳林
- ¥5.00
- 2019-12-21
- 游客
- ¥1.00
- 2019-12-19
- 游客
- ¥1.00
- 2019-12-19
- 游客
- ¥1.00
- 2019-12-16
-
《红旗歌复兴》白云静赏红旗
4477
-
采蜜莫逞强·产奶也不弱
4401
-
七绝·追求我爱赏花开
3961
-
七绝·喜欢思想放歌声
3887
-
台江植树寄怀 律诗
354
-
赞作品龙马精神
340
-
台州,诗意的交响(组诗律诗
327
-
七绝·万里长征60首之02
296
-
健康叙事诗
295
-
一组五绝
266
-
贺芳林《七律》望中国航母舰
1991519
-
贺芳林《七律》风雨后相逢有
1630560
-
贺芳林《七律》春青重走长征
1047344
-
贺芳林《留春令》丝路追情
772847
-
贺芳林《鹧鸪天》咏历雪梅花
556731
-
贺芳林《七律》金桂秋情
501807
-
贺芳林《七律》秋晨登华山写
468414
-
贺芳林《家山好》月来仙桂
348492
-
贺芳林《七律》秋吟晴霁岳麓
329426
-
贺芳林《七律》登雪满长城感
32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