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赛事活动
第二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
第35届 “青春诗会”
第27届柔刚诗歌奖
中国诗书画大讲堂
名作鉴赏
艺术创作
理论研究
国艺社区
茶馆闲话
佳作讲评
顾问团
游学堂
最新作品
诗意生活
书画展馆
文集
视听中国
视频
音频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招贤纳士
首页
国艺社区
茶馆闲话
艺林趣话
假如苏轼做了宰相
作者:
上传时间:2018-07-04 17:36:55
浏览量:
次
返回列表
收藏
解读、思索历史不妨假设:苏轼做了宰相,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认为,假如苏轼做了宰相,他的政绩应该在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上。 王安石当然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杰出人才。但是,正如朱熹所说的,他固然有“文章节行高一世”、“以道德经济为己任”等优点,但他也有“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 排摈忠直”、“躁迫强戾”等缺点。有人把王安石新政失败归因于司马光等旧党的反对。我认为,这种论调是可笑的。作为政治家,具备抵御反对派的能力是先决条件。再者,王安石两度执政,前后好几年,事实足以证明,他无法取得成功。关乎社稷苍生的政治,不应该允许政治家无限期地做实验。三四年一个任期干不出一点名堂,就应该回老家去种红薯! 毫无疑问,司马光是君子式人物。在衡量人物偏重道德品行的国度,他的民望极好,一度出现人人希望他担任宰相的情形。死时,又几乎出现举国哀悼类似国葬的场面。但是,经世济民,不能只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司马光政治理念的狭隘与为人处世的固执,决定了他只能是王安石的反对派、对立面。脱离实际,过犹不及,不可能在利国利民方面做出实际成绩。 苏轼是介于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人物。苏轼批评王安石“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主张“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不难想象,由苏轼执政,他一定可以避免王安石的急躁冒进。按照苏轼的心胸性格,一定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司马光是苏轼一生敬重的人,他没有太尖锐的批评意见,但是,从他跟司马光发生政见分歧后连声喊叫“司马牛”这个情节看,他对司马光的固执也是很不满的。苏轼对保守派的不满,来自较为客观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由此可见,苏轼执政,是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的,不至于出现脱离现实瞎指挥的情况。 事实胜于雄辩。苏轼为官,所到之处,均有建树。随手举几个例子:王安石执政期间,他“因法便民,民赖以安”。在徐州,黄河决口,形势危急,苏轼率领禁军,驱使准备逃离的富人返回城中,组织筑堤,加固城墙,他本人日夜住在城上,数过家门不入,终于保全城市,未受洪水侵害。在杭州,苏轼疏浚河道,修筑长堤,挖掘水井,在西湖中种植菱藕。其中,长堤修成之后,在上边种植了芙蓉、杨柳,远望如图画,被杭州百姓称为“苏公堤”,即今“苏堤”。苏轼二十年里两次到杭州为官,因为有德于民,家家挂苏轼画像,饮食之前,虔诚祝祷。甚至建造了生祠,以表敬意。 不难想象,倘若让苏轼做宰相,他也会像写作诗词散文、创作书法绘画一样,做得很出色的。对苏轼而言,左边是诗文书画,右边是社稷黎民,他能左右逢源。
来源:华商报
上一篇:端午出游早做打算,这份出行指南请收好!
下一篇: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分享: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特别推荐
◆ 秋天该很好,只要你在场
2018-10-17
◆ 钱穆先生教你如何读《论语》
2018-09-28
◆ 人生低谷时,读读6首古诗
2018-09-19
◆ 为了明天
2018-09-20
◆ 赏天下三大行书,体味人生三种境界!
2018-12-08
◆ 【荐读】读懂这8首诗的人,更年轻!
2018-10-30
站内公告
诗意生活
游学堂